6月30日,伴隨著一聲 “合閘!”號令的發出,下午6時,隨著萊州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一期正式并入電網,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0050萬千瓦,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。至此,山東(dong)成為全國(guo)東(dong)部沿(yan)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(yi)的(de)省(sheng)份,“煤電大省(sheng)”向(xiang)“綠”而行邁出里程碑式的(de)關鍵一步。
萊州大型(xing)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現場。(記者陳曉婉通訊員張(zhang)振東(dong)報道)
山東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,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,同時也面臨煤炭消費壓減和能耗雙控的重要任務。“新能源裝機超1億千瓦,意味著一年可以發出1900億度‘綠電’,可滿足全省城鄉居民兩年的生活用電需求,相當于節約標準煤5400萬噸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.4億噸,對于保障能源安全、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。”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說。
山東風能、太陽能、生物質能等能源資源品種齊全,總量相對豐富,開發潛力巨大。立足資源稟賦,山東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、陸上和海上并重,加快大型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,穩妥推動海上風電開發,新能源實現由小到大、從弱到強、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。截至今年5月底,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、穩居全國首位,生物質發電裝機444.6萬千瓦、居全國第二位,風電裝機2600.4萬千瓦、居全國第五位。“綠電”不僅要發得出,更要用得好。風電、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,消納難題亟須解決。“我們把新型儲能作為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的關鍵一招,推動電化學儲能、壓縮空氣儲能等多元發展,讓科技創新‘關鍵變量’成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‘最大增量’。”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處長孟凡志介紹。
6月26日,位于菏澤(ze)單縣的世界(jie)最大規模(mo)3060兆瓦儲能(neng)基地項(xiang)目啟動,一(yi)舉創造三項(xiang)“世界(jie)紀錄”。目前,山東新型(xing)儲能(neng)在運規模(mo)達(da)到469.6萬千(qian)瓦,居全國(guo)首位,風(feng)光消納一(yi)直維持(chi)在較為穩定狀態。